从2025 年 1 月 1 日起,新版医保目录已经在全国范围内正式启用,下面我们整理了医保目录里面肺癌药物医保价格,按靶点进行划分,具体请看下面表格[1-2]。1、EGFR靶向药药品名称规格医保价格元/(盒或瓶)医保报销适应症吉非替尼250mg547/埃克替尼125mg760.621.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基因具有敏感突变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非 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的一线治疗;2...
首先提醒,临床试验是经过医院和/或医药监管部门批准,且免费的,大多在各地有资质的三甲医院开展。如果您对临床试验项目有需要,可以咨询您的主管医生,也可以联系咨询我们凯石医学部的老师。参与临床试验的好处:1. 获得最新治疗方案:对于病情进展但没有合适治疗方案的患者,参加临床试验有可能获得最新药物/方案的治疗,对于一些现有治疗方法效果不佳的患者来说,这可能是一线希望。2. 得到专业研究团队的密切监...
2025年3月15日,由上海君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简称“君赛生物”)申办,北京大学肿瘤医院作为组长单位的“自体天然肿瘤浸润淋巴细胞注射液(GC101 TIL)治疗晚期黑色素瘤患者的多中心、随机对照、开放标签、II期临床试验(MIZAR-003)”研究者会议在北京顺利召开。这是目前实体瘤细胞治疗领域备受关注的一项关键II期临床研究。北京大学肿瘤医院郭军教授,君赛生物创始人金华君博士致开幕辞,全...
2025年2月7日,在《Journal of Thoracic Oncology》期刊上,公布TY-9591(氘化奥希替尼衍生物)在晚期EGFR突变的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中的I期剂量递增和剂量扩展研究数据[1]。该研究共纳入了105例晚期EGFR突变(最常见的外显子19缺失或L858R)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剂量递增:n=19;剂量扩展:n=86)。在剂量递增阶段,TY-9591从20...
以嵌合抗原受体(CAR)T细胞和免疫检查点抑制剂为代表的免疫治疗近年来取得了重大进展,其中,靶点选择对于免疫治疗至关重要[1]。间皮素(MSLN)是肿瘤相关抗原,已经用于多种癌症的诊断、预后和治疗。MSLN是一个比较理想的免疫治疗靶点,因为MSLN在正常组织中只局限于间皮细胞表面低水平表达,在重要器官中没有表达[1]。据估计,超过30%的癌症都过表达MSLN,有些肿瘤MSLN的表达水平很高,...
近日,君赛生物GC101 TIL细胞疗法临床试验中,一例KRAS突变阳性肺癌受试者经GC101 TIL治疗18周后,疗效评估靶病灶达到完全缓解(CR),非靶病灶正逐渐消退,为KRAS突变阳性肺癌患者带来希望。 该受试者是KRAS G12D突变的肺腺癌ⅣB期患者,自2022年4月出现左胸疼痛,确诊后先后接受免疫与化疗的联合治疗,以及免疫、抗血管生成抑制剂与化疗的联合治疗,都因疾病进展或不耐受停...
多发性骨髓瘤(MM)是一种浆细胞恶性肿瘤,以骨髓中浆细胞克隆性增生,产生单克隆免疫球蛋白,并引起靶器官损害为主要临床表现。MM的疾病进程经历明确的恶性前阶段及无症状阶段,瘤细胞本身的克隆演变及免疫抑制性微环境的形成共同促进了疾病的进展,并导致耐药和复发的发生[1]。因此,除了针对肿瘤细胞本身外,靶向免疫抑制性微环境,恢复免疫系统对肿瘤细胞的识别及杀伤功能可能会对MM治疗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1...
2025年3月10日,科伦博泰旗下的靶向人滋养细胞表面抗原2(TROP2)的抗体药物偶联物(ADC)芦康沙妥珠单抗(sac-TMT,前称SKB264/MK-2870)(佳泰莱®)获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批准第二个适应症,用于治疗经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和含铂化疗治疗后进展的EGFR基因突变阳性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非鳞状非小细胞肺癌(NSCLC)成人患者。...
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B-NHL)是淋巴瘤中最常见的类型,其中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是非霍奇金淋巴瘤(NHL)中最常见的病理类型,约占33.27%[1]。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采用标准一线化疗方案治疗后,50%~70%的患者可实现长期无疾病生存,但仍有相当一部分患者无法治愈,在病情缓解后又复发,或经多种治疗方案仍不能缓解,称为复发/难治性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R/R-DLBCL)[2]。...
非小细胞肺癌(NSCLC)约占肺癌的80%~85%,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基因突变是最常见的驱动基因突变,突变比例达28.2%,而在肺腺癌中,EGFR突变比例可达50.2%。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GFR-TKI)是EGFR敏感突变晚期NSCLC患者的一线标准治疗[1]。晚期EGFR突变NSCLC患者一线采用第一代/第二代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治疗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在9...
2025年2月5日,《Nature》杂志发表了一项关于新抗原疫苗在肾细胞癌中产生抗肿瘤免疫反应的临床研究结果[1]。本研究进行了一项I期试验(NCT02950766),以测试新抗原靶向的个性化癌症疫苗(PCV)在高风险、完全切除的透明细胞肾细胞癌(RCC;III期或IV期)患者中的效果,其中5例患者(标识符101、102、104、105和106)在接种疫苗时,还联合使用了伊匹单抗(ipili...
2025年2月19日,一项发表于《Nature》杂志的针对胰腺癌个体化mRNA肿瘤疫苗临床研究结果,不仅能显著延长患者的无复发生存期,还能训练免疫系统形成长达数年的“抗癌记忆”[1]。针对个体化mRNA肿瘤疫苗能产生针对肿瘤抗原的长效功能性T细胞。在胰腺癌患者的1期临床试验中,接受mRNA新抗原疫苗的患者无复发生存期显著延长,肿瘤疫苗诱导的CD8+T细胞平均存活7.7年(范围为1.5 至约 ...
神经内分泌肿瘤( NENs)是一类起源于肽能神经元和神经内分泌细胞,具有神经内分泌分化特性并表达神经内分泌标志物的少见肿瘤,可发生于全身各处,以肺和胃肠胰最为常见[1]。病理学上根据肿瘤起源及是否表达上皮标记,NENs可分为上皮型和非上皮型(神经型),根据肿瘤分化程度,神经内分泌肿瘤可分为分化好的神经内分泌瘤(NET)和分化差的神经内分泌癌(NEC),低分化的NEC常见为均一的少细胞质(SC...
鼻咽癌(NPC)是起源于鼻咽黏膜上皮的恶性肿瘤,其发病与EBV感染密切相关,鼻咽癌具有明显的地区聚集性,好发于东亚与东南亚[1]。鼻咽癌发病的危险因素包括遗传因素、环境因素与EB病毒(EBV)感染,其中,EBV感染与未分化非角化型鼻咽癌密切相关[1]。EBV又称人类疱疹病毒4型(HHV-4),在人群中的感染率超过95%,其最早在Burkitt淋巴瘤中被发现, 已被证实与多种恶性肿瘤的发生有关...
骨髓增殖性肿瘤(MPN)是一组发生在造血干细胞或祖细胞的恶性克隆性疾病,主要包括真性红细胞增多症(PV)、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ET)和原发性骨髓纤维化(PMF),其特征是骨髓中一系或多系的髓系细胞异常增殖而致外周血细胞不同程度增多,以及大量细胞因子的过度分泌[1]。真性红细胞增多症(PV)是一种造血干细胞克隆性疾病,属于骨髓增殖性肿瘤范畴,以红细胞异常增殖、血容量增高和血液黏滞为主要特征。该...
大多数癌症治疗策略是在不损害正常细胞的同时选择性杀伤癌细胞,细胞死亡作为生命组成的重要部分,通常包括凋亡、坏死、自噬及铁死亡等,它们主要通过诱导代谢停止、细胞结构破坏以及功能丧失等进一步导致细胞死亡[1]。相比于其他死亡方式,铁死亡是一种铁依赖性的且以脂质过氧化损伤为特征的新型程序性细胞死亡,主要表现为细胞内铁离子增多、脂质过氧化增加、活性氧(ROS)过度积聚等[1]。铁死亡诱导的传统策略是...
XNW5004是苏州信诺维医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一种特异的,靶向EZH2的底物竞争性的小分子药物,是具有高选择性和高活性的EZH2小分子抑制剂。已有临床试验证实该类药物在淋巴瘤领域有良好的抗肿瘤疗效,有望为淋巴瘤患者提供一种新的治疗方式[1]。2024年9月9日,EZH2抑制剂XNW5004,已纳入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药品审评中心(CDE)突破性治疗药物,拟用于治疗复发...
难治性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是指接受标准内分泌治疗后出现PSA持续进展或新发转移灶的疾病。这一阶段疾病治疗难度大,是前列腺癌进展的最后阶段,也是前列腺癌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患者中位生存时间通常不足两年。目前新型内分泌药物、传统化疗、免疫疗法、新核素疗法等均存在较大局限性,尚无法有效缓解疾病进展。临床急需探索出新型治疗方法来延长转移性去势抗性前列腺癌患者的生存期。针对这一难题,长征医院泌尿外科任善...
2025年2月14日,凌腾医药宣布,由战略合作伙伴Lindis Biotech递交的卡妥索单抗上市许可申请(MAA)已获得欧洲委员会(EC)批准,用于腹腔内治疗上皮细胞粘附分子(EpCAM)阳性且不适合进一步全身抗肿瘤治疗的成人患者的恶性腹水[1]。此次批准是基于一项II/III期关键临床研究,以及其他一致性研究结果的支持,这些研究结果令人瞩目:卡妥索单抗在主要终点无穿刺生存期(PuFS)上...
2025年1月8日,迈威生物研发的靶向 Nectin-4 ADC 创新药9MW2821,再度被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药品审评中心(CDE)纳入突破性治疗品种公示名单,适应症为联合特瑞普利单抗用于治疗既往未经系统治疗的、不可手术切除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尿路上皮癌[1]。本次纳入突破性治疗品种的临床数据依据是,在40例尿路上皮癌一线受试者中经确认的ORR为75%,中位 DOR尚未达到,符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