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3月18日,《OncLive》医学在线期刊公布了PARP7抑制剂RBN-2397治疗晚期实体瘤患者的抗肿瘤活性和安全性数据。RBN-2397是一款PARP7抑制剂,用于治疗实体瘤。临床前研究显示, RBN-2397能够通过抑制肿瘤细胞中的PARP7,直接抑制细胞增殖并恢复I型干扰素信号,以刺激先天性或适应性抗肿瘤免疫应答。此外,在临床前模型中,RBN-2397作为单一药物或与PD-...
胶质母细胞瘤(GBM)是最常见和最致命的原发性脑癌,由于治疗难度极大,患者预后一直不佳,被称为“脑瘤之王”。GBM分为一级至四级,级别越高,恶性程度越高。而且GBM的复发率接近100%,患者通常在初次手术后6-8个月内复发。据统计,我国每年约有4.5万例新发胶质母细胞瘤患者。作为目前预后最差的恶性肿瘤之一,即使采用标准治疗(手术+放疗+替莫唑胺),GBM患者诊断后平均仅存活15~17个月,五...
全球范围内,乳腺癌是发病率最高的癌症之一,在许多国家是女性第二大癌症死因。ER+/HER2-乳腺癌是乳腺癌最常见的亚型,约占所有乳腺癌类型的68%。ER+患者的标准治疗方法是CDK4/6抑制剂联合内分泌疗法,这在延长这类患者的生存期方面非常成功。然而,这种治疗方案平均2年内就会发生耐药。因此,越来越多ER+患者对这一标准疗法发生耐药性,亟需新的治疗方案。近日,美国FDA已授予CFI-4022...
患者久咳不愈,排除肺癌后,还有一种恶性肿瘤也不可忽视:恶性胸膜间皮瘤。恶性间皮瘤是一类起源胸部、腹部、心脏以及睾丸等部位内膜肿瘤。而胸膜间皮瘤发生于肺内壁,是恶性间皮瘤中最常见的一种,约占所有病例的75%。恶性胸膜间皮瘤往往进展迅速,5年生存率仅为12%。晚期患者的中位生存期不足一年,五年生存率还不到10%。在2020年,全球恶性间皮瘤新确诊病例超过3万,死于该疾病人数超过2.6万。但过去1...
胶质瘤是起源于神经上皮组织的恶性肿瘤,是最常见的颅内原发肿瘤。按恶性程度,胶质瘤可分为4级,1-2级为低级别胶质瘤。低级别胶质瘤(LGG)是最常见的小儿脑肿瘤。BRAF V600突变存在于15-20%的儿童LGG中,它与不良的生存结果和对化疗的不良反应有关。BRAF突变已被确定为多种实体肿瘤中癌症生长的驱动因素,并且,患者的治疗选择非常有限。近日,美国FDA已批准Tafinlar+Mekin...
恶性肿瘤与其他疾病不同的地方就是易复发、易转移,而一旦复发转移,治疗难度就会增加,最终使许多癌症患者丧失生命。对于癌症转移,很多患者认为,肿瘤长得越大,转移得越快,这种说法是真的吗?癌症转移率的高低与哪些因素有关呢?癌细胞是如何转移的?我们先看看癌细胞是如何转移的,癌细胞的转移途径有以下4种:1.直接侵犯:癌细胞直接向周围组织浸润,如直肠癌可能侵犯附近的膀胱、尿道,女性的子宫、阴道,男性的前...
抗HER2药物的研发是转移性乳腺癌治疗中最有意义的进展之一,显著改善了患者的生存结果。尽管抗HER2单克隆抗体和小分子TKI有效,但仍需要同时化疗以最大限度地提高疗效。抗体-药物偶联物(ADC)的问世开启了乳腺癌精准靶向治疗的新篇章,ADC是一类将抗原特异性抗体骨架与强效细胞毒性有效载荷相结合的治疗方法,从而改善治疗指数。恩美曲妥珠单抗(T-DM1)是首创的HER2靶向ADC,目前是中国乳腺...
近日,FDA批准Tafinlar(dabrafenib)与Mekinist(trametinib)联合用于治疗1岁及以上需要全身治疗的BRAF V600E突变的低级别胶质瘤(LGG)儿童患者。FDA还批准了Tafinlar和Mekinist的液体制剂,这是首款疗法获批用于小至一岁患者的BRAF/MEK抑制剂。这些批准使得Tafinlar+Mekinist成为首个获批用于治疗BRAF V600...
日前,CAN008(Asunercept)与替莫唑胺/放疗(TMZ/RT)联合治疗新诊断胶质母细胞瘤(GBM)的 I/II 期研究的长期随访数据显示,试验结束后其五年总体生存率达67%,研究机构历史数据仅为8.2%。该数据将于 3 月 20 日至 22 日在瑞士卢加诺举办的欧洲肿瘤内科学会(ESMO)肉瘤和罕见癌症大会上进行海报展示。这项名为:Long term follow-up to t...
3 月 16 日,据 NMPA 官网显示,拜耳口服雄激素受体抑制剂(ARi)「达罗他胺片」新适应国内获批上市,联合多西他赛治疗转移性激素敏感性前列腺癌(mHSPC)成年患者(受理号:JXHS2200041)。此前,于 2021 年 2 月达罗他胺已在国内获批用于治疗有高危转移风险的非转移性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NMCRPC)成年患者。去年 8 月, 拜耳宣布,FDA 已批准其口服雄激素受体抑制...
近日,药明巨诺宣布已启动倍诺达(瑞基奥仑赛注射液)用于一线治疗高风险大B细胞淋巴瘤的临床研究,并已完成首例患者的回输治疗。高风险大B细胞淋巴瘤包含国际预后指数(IPI)评分≥3分的大B细胞淋巴瘤、以及高级别B细胞淋巴瘤(HGBL)伴MYC和BCL2和/或BCL6重排(即双/三打击淋巴瘤)。高风险大B细胞淋巴瘤(IPI≥3分)的一线治疗效果不佳,经一线标准化疗方案治疗的完全缓解率(CRR)约为...
3月16日,创新CSF-1R抑制剂pimicotinib(ABSK021)被美国FDA批准进入一项针对腱鞘巨细胞瘤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的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多中心的3期临床研究。这是继pimicotinib去年10月获中国国家药监局药品审评中心(CDE)批准进入3期临床研究,及在中美两地获得突破性疗法认定之后,该药取得的又一重要里程碑。Pimicotinib是和誉医药研发的一款全新的口服...
3月16日,中国国家药监局药品审评中心(CDE)官网最新公示,以HER2为靶点的抗体偶联药物(ADC)注射用SHR-A1811拟纳入突破性治疗品种,适应症为:单药治疗既往含铂化疗失败的HER2突变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值得一提的是,该药另外两项适应症已于今年2月被CDE纳入突破性治疗品种,分别用于:HER2低表达的复发或转移性乳腺癌,以及HER2阳性的复发或转移性乳腺癌。研究...
3月16日,中国国家药监局药品审评中心(CDE)官网公示,1类新药AL8326片拟纳入突破性治疗品种,拟用于治疗至少接受二线治疗方案(包括一线含铂治疗、二线单药或其他治疗)后进展或复发的小细胞肺癌。公开资料显示,AL8326是一款多靶点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目前正在中国开展2/3临床研究。肺癌是癌症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其病理分型可大致分为非小细胞肺癌(NSCLC)和小细胞肺癌(SCLC)两大类。...
不知大家有没有观察到这种现象,在某些家族中,癌症就像“传染病”一样,出现多位成员相继、甚至是同时罹患癌症的情况。多年前,好莱坞知名女星安吉丽娜•朱莉,毅然决定做了乳房切除术,之后又切了卵巢,因为她有乳腺癌家族史,她的母亲、外祖母、小姨都罹患乳腺癌……通过基因检测,朱莉查出自己不幸携带了一种强致癌基因,这种基因还会增加卵巢癌的风险。致癌基因真的会世代相传吗?遗传,是人类史上最神奇的现象之一。除...
Abemaciclib(阿贝西利)是一种CDK4/6抑制剂,已被FDA批准用于乳腺癌、前列腺癌、神经母细胞瘤等多种癌症。但此之前,它只被批准用于激素受体阳性、HER2阴性的晚期或转移性乳腺癌治疗。但这一次(2023年3月3日),FDA批准了阿贝西利联合内分泌治疗法(他莫昔芬或芳香化酶抑制剂)的扩大适应证,适用于激素受体阳性(HR+)、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阴性(HER2-)、淋巴结阳性,复发风...
3月14日,中国国家药监局(NMPA)已经受理CMAB009注射液的上市注册申请。CMAB009为一种重组抗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嵌合单克隆抗体,与FOLFIRI(亚叶酸、5FU和伊立替康)联合用于转移性结直肠癌的一线治疗。公开资料显示,转移性结直肠癌(mCRC)患者通常接受多线治疗。在临床实践中,接受一线化疗的所有mCRC患者当中约50%将继续接受二线化疗,约25%的患者继续接受三线...
2023年3月14日,全球制药集团施维雅(Servier)宣布,与安慰剂相比,其在研疗法Vorasidinib(AG-881)单药疗法在残留或复发的IDH1/2突变低级别胶质瘤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PFS)方面取得了具有统计学意义和临床意义的改善,符合III期INDIGO试验的主要终点(NCT04164901)。异柠檬酸脱氢酶(IDH)是参与三羧酸循环的重要酶,催化异柠檬酸转化为α-酮戊二酸(...
相信各位病友和家属都听说过K药、O药、B药、T药、I药,但具体是什么药却不甚清楚。其实它们都是免疫检查点抑制剂,通过阻断PD-1/PD-L1信号通路使癌细胞死亡,目前已经用于治疗多种恶性肿瘤,改善了肿瘤患者的总体生存期。PD-1抑制剂K药:Keytruda(Pembrolizumab)K药的通用名为帕博利珠单抗,是国内获批适应症最多的PD-1/PD-L1药物。目前K药经FDA批准的适应症已达...
2023年3月8日,《OncLive》医学在线期刊公布了DESTINY-PanTumor02试验的更新数据,主要评估了阿斯利康(AstraZeneca)和第一三共(Daiichi Sankyo)联合开发的抗体偶联药物(ADC)Enhertu(T-DXd,中文通用名:德曲妥珠单抗,代号:DS-8201)在HER2表达的晚期实体瘤患者中的抗肿瘤疗效。此前,2019年12月,美FDA批准了Enhe...